
一、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大”平台,做“培根铸魂”思想领航的执行者
他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播撒培根铸魂的“种子”,深耕培根铸魂的“土壤”,当好培根铸魂的“园丁”,引领青年学子筑牢思想根基、筑强使命担当、筑梦青春力量。

他组织团员青年走进新四军江南指挥所纪念馆等地开展“行走的思政大课” 80余次,邀请抗美援越老战士举办“国防大讲堂”20余场,带领师生跨越6省20市,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148名,编撰8万字的文创作品《红色故事汇》。
指导团队获评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最美团队”2个。指导作品获评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视频作品二等奖1项。所带学生王凯歌等 42人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省级以上荣誉96项。

二、汇聚工匠精神传递“大”资源,做“爱岗敬业”价值导航的行动派
他注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培育,点亮爱岗敬业的“灯塔”、加满爱岗敬业的“油箱”、标明爱岗敬业的“航线”,引领青年学子聚势技能成长、聚力技能成才、聚焦技能报国。
他组织成立“数商工匠”团支部,以工匠精神培育引领创新创业教育,聚焦“懂贸易、精电商、会英语、优管理、善沟通、能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打造“德馨、文厚、技湛、商慧”特色学院文化。

指导创业作品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作为班主任,所带班级学生马艳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铸造大工匠”“中国机械优秀工匠”“龙城工匠”等。
三、善用中华美德传扬“大”合力,做“崇德向善”情怀巡航的实干家
他勤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感恩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规范,拓宽崇德向善的“广角”、擦亮崇德向善的“镜头”、找准崇德向善的“焦距”,引领青年学子感知身边变化、感受时代脉搏、感恩奉献社会。
他先后与新疆阿勒泰清河县牧业寄宿学校等政校行企单位共建实践育人基地20余个,开展“红色溯源,寻找铁军精神融入和美乡村建设的金钥匙”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56项12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2.4万小时,受益群众达1.5万余人次。荣获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2次。指导6个团队入选团中央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等实践团队,获评江苏省优秀七彩志愿服务队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