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围绕国家、行业、地方发展大局,聚焦学生成长,深化职教改革,强化产教融合,肩负育人育才与服务地方发展同向同行的重要使命,打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系列“组合拳”,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向高处攀,立足学生成长成才,优化专业新生态,提高专业服务水平,赋能城市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学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德技双育、校企双元、专创双融”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专业生态和改革课程模式,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适应城市产业需求。
学校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积极融入常州智能制造产业“智改数转”“换挡提速”的浪潮,瞄准新能源领域的支柱产业,着力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引导各专业群深耕新能源产业链,促进专业布局与新能源产业紧密对接,数字化改造全校传统专业。重构服务新能源产业链的“智能制造与服务”集群式专业结构,新增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应用2个专业,停招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8个专业,遴选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骨干专业,构建专业和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相关专业占学校开设专业的85.2%,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达100%。
针对新能源产业需求,学校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专业教学之中,以学生毕业能力指标点为起点反向设计课程,构建以“新能源智能制造和服务”为主线的“OBE+项目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手段新颖、工作情景再现、信息技术促效等为特征的新形态课堂。
向实处行,扎实推进校企合作,构建育人新格局,组建新能源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城市人才需求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之魂,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学校围绕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优势,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无缝衔接”。学校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科教融汇为方向,牵头成立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发、储、送、用”不同环节,组建“科学家+工程师+教授”教科研团队,探索“现代工匠+”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工匠型现场工程师,服务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学校扎实推进校企合作,用“教育链”提升支撑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人才链”,全力构建“政行校企研”互融互通、共享共荣的产教融合生态圈。不断完善“思政+就业”三全育人体系,与地方企业成立了20多个“企业学院”“产业学院”,其中理想汽车学院是全国唯一一个新能源汽车师资培训基地。与企业成立了40多个“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现代工程师班”,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中心)213个,校外实训实践基地507个,有效提升了专业适应度。成立邓建军工匠学院,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进行项目化运作,培养高素质的工匠型技能人才。
近年来,学校培养了全国劳模、大国工匠邓建军和全国劳模吴宏胜、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传权、江苏工匠韩迎辉、中国铸造大工匠马艳东等一大批现代工匠群体典范。学校入选首批“产教融合100强”,获批2022年江苏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立项江苏省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1个、常州市产业学院培育项目1个。学校依托行业企业资源,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目前,4231名2023届毕业生全部处于在岗状态。
向深处走,深化职业教育机制改革,聚力技术新变革,激发产业发展转型,赋能城市经济发展
常州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坚持把职业教育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学校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善作善成,连续四年获得省属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用实际行动践行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常州精神,形成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学校积极配合地方发展战略,在扩容党建生态圈、推动政行企校多元联合办学、鼓励校企之间人才的柔性引进和互聘互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制度、建设职教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大胆尝试,大胆探索,为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作出应有贡献。
学校聚力技术新变革,聚焦产业新痛点,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多维技术协作,组建混编技术研发及应用团队,实施“一师一企业一课题”工程,服务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学校加速推动科技项目布局产业,引入产业资源融入教育教学,为博世力士乐、时代上汽动力电池等企业提供“智改数转”专项培训80余场,准确抓住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痛点、难点,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升级。
面对“时代之问”,常州积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瞄准城市发展增长点,以党建工作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书写“常工业答卷”。学校用“一三五”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城产教科创”融合发展,聚焦产业需求,精准人才双元培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打造能工巧匠,促进学校与城市发展的相生相融、共同发展。